伴随着信托业的高歌猛进,监管层对于行业规范性的要求也越来越严。
《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从知情人士处获悉,上海银监局近来重点关注信托规范化,直言代销信托产品也必须实行面签。但业内人士表示,这一提法虽然有其合理性,然而实际操作中却存在一定的困难。
规范信托产品代销
早在2011年年底,在银监会《关于规范信托产品营销有关问题的通知》(下称《通知》)中就对信托代销进行了规范,要求银行必须将全面、真实的客户信息提交给信托公司,且信托公司必须与客户当面签订合同。但时隔一年多,面签并没有得到落实。
业内人士表示,这与信托公司管理资产规模迅速扩张过程中,信托公司自身内功没能跟上有很大关系。“面签的前提是信托公司在面对代销机构时有很强的谈判实力,它的基础取决于直销比例有多大。”上海一家大型信托公司财富管理部门负责人表示。
他告诉本报记者,目前国内信托公司的销售主要还是依托银行体系,真正直销占比很大的信托公司凤毛麟角。尽管各家信托公司都在强化直销能力,但这需要一个过程,难以立竿见影。这使得2009年信托业开始快速扩张后,银行代销依然占据了很大的比重。
有第三方理财机构人士表示,当前信托公司的代销主要依赖银行,其次是第三方,一旦银监部门通过行政命令的方式要求信托公司必须面签,那么等于给行业形成重大打击。“因为无论是银行还是第三方,谁都不愿意将自己客户的信息告知信托公司。”
本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一直以来,虽然信托正式合同中都明确标注了需要填写客户的地址、联系方式等个人信息,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无论是银行还是第三方,通常只是提供客户姓名、身份证号和银行账号,联系方式一栏中所留信息往往是代销机构的联系方式,甚至是客户经理的联系方式。
上述信托公司财富管理部门负责人表示,大多数信托公司面对上述情况,基于盈利和自身实力的考虑,对此只能睁一眼闭一只眼。
不过对于此次上海银监局对信托规范性要求的再度提及,无论是代销机构还是信托公司内部人士都认为,当前形势下信托公司严格执行还是有困难。
对代销渠道的依赖
上述信托公司财富管理部门负责人对记者表示,面对银行,大多数信托公司处于绝对弱势,因为无论是项目还是资金,信托公司都依赖银行,信托公司几乎丧失议价能力;而面对第三方,部分信托公司还能保持强势,但现在的趋势是,很多第三方逐渐转换过去一味代销信托产品的角色,开始转向上游资源和下游客户“一手抓”的策略,因而信托公司和第三方实力对比正发生微妙的变化,部分信托公司甚至开始逐步成为强势第三方的通道。
更为重要的是,有信托公司内部人士表示,在去年资产管理行业全面放开之后,信托公司牌照优势逐渐丧失。在一没有上游资源、二没有下游资源的局面下,信托公司尽管坐拥巨大的管理资产规模,但领地正逐步被券商抢占。面对强敌,信托缺客户的短腿更加明显。“如果没有代销渠道,那么信托行业可能面临巨大打击。”该人士表示。
5月初,五矿信托在2010年至2011年之间违规委托代销事件被审计署曝光。尽管五矿信托内部人士表示,五矿信托早已停止与非金融机构的代销合作,但这一事件还是引起了信托业内人士的关注。
上述上海大型信托公司财富管理中心负责人表示,这一事件反映的是监管层的态度,即对于与非金融机构之间的合作的容忍度究竟多大?如果未来彻底禁止相互之间的合作,那么信托公司短期内对以银行为首的金融机构的依赖程度将更大。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2013-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