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间市场即将启用 15家公司上报产品方案
银行和证券,这两个分业监管下完全不同的业态,正在从相反的方向彼此靠近。
随着银监会发布规范银行理财业务的“8号文”,商业银行将不得不用标准化资产替代“非标准债权”,从表外向表内回归。另一头,证券行业却试图摆脱单一的场内市场,进军场外市场和非标准化产品这片蓝海。
《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获悉,中国证券业协会主导的“私募产品机构间报价转让系统”(下称“机构间市场”)已经步入产品遴选阶段,15家获得柜台业务试点的证券公司初步上报了产品方案以及交易模式。
这一机构间市场的基本设想是将券商各自的柜台连接起来,形成一个更大范围的场外市场,为券商开发的债权、股权、资管和其他金融衍生品提供销售与转让服务。“这个市场严格定义为私募市场,初期的产品主要是固定收益类的。”一位券商知情人士对本报记者说。
事实上,仅仅在证券系统,试图染指非标准化产品交易的并非只有证券业协会一家。全国性场外市场“新三板”,以及沪深股票交易所都有涉足此类产品的规划,甚至已经迈出实质性步伐。而地方性的交易所如北京金融资产交易所等也已经开展非标准债券和私募股权的转让交易服务。